統計表是統計資料的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即把獲得的數據資料經過匯總、整理后,按一定順序排列成表格。其中所提供的一組或多組數據是相互關聯的。統計表可以給人以一目了然、簡潔、清晰的印象,使表中的數據易于比較與分析,具有簡明扼要、條理清晰、提綱挈領等特點。統計表可以分為兩類: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一般來說,每個統計表有四部分組成:
標題、標目、線條、數字。
1.標題:表明這個表格所描述的對象是什么;
2.標目:表示具體的項目;
3.線條:標示表的框架;
4.數字:每個表格中的具體數據,包括計量單位。
【例題】根據下表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預測我國人口總數到哪一年,將接近24億人?( )。
A.2001 B.2030 C.3010 D.無法確定
5.分析城市人口與鄉(xiāng)村人口變化,預測我國人口形勢變化為( )。
A.人口老齡化 B.人口增長過快 C.人口死亡率降低 D.城市化速度加快
解析:**分別為:1.D 2.B 3.D 4.A 5.D。
1.表中2010年預測我國人口為13.82億,沒有預測依據或公式,所以無法確定哪一年我國人口為24億人。
2.1985年城鎮(zhèn)人口/總人口(%)=23.7%,鄉(xiāng)村人口/總人口(%)=1-23.7%=76.3%,二者之比接近1:3。
3.由表可以看出2000年城鎮(zhèn)人口為4.23億,超過鄉(xiāng)村人口的一半,因此是21世紀初。
4.2010年與2000年我國人口增長率為8‰,即(13.82-12.84)/13.82,因此進入21世紀我國人口增長可控制在8‰。
5.分析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由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0年的55.5%,因此我國人口形勢變化為城市化速度加快,A、C兩項表格中沒有體現,B中說法有誤。
解題技巧指南
統計表是指把獲得的數字資料,經過匯總整理后,按一定的順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內的表格。任何一種統計表,都是統計表格與統計數字的結合體。統計表是系統提供資料和積累資料的重要形式。因為數據很多,對計算能力要求很強,所以需要細心應對。在解答統計表問題時,首先要看清試題的要求,通覽整個材料,然后帶著問題與表中的具體數值相對照,通過分析、比較、鑒別得出**。
統計表每一個問題都需要你從復雜的文字及數據中去篩選。在做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以平常的心態(tài)去面對和處理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數據,只要能靜下心來,這些題還是能夠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