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u zhù zhī yí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與大思想家曾參同名的人在外殺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參的母親那里說:“曾參殺了人?!痹富卮鹫f:“我兒不會殺人?!闭粘?棽?。沒多久又有人跑來誤傳曾參殺了人,這時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墻而走。
【典故】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又冈唬骸嶙硬粴⑷??!椬匀??!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淠笐?,投杼逾墻而走?!稇?zhàn)國策·秦策二》
【釋義】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比喻沒有事實依據的謠言所贊成的疑慮。
【用法】作賓語;指謠言
【近義詞】投杼之惑
【成語舉例】向若不令檢視,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吨軙ぬ畦獋鳌?/P>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