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科研院2024年度春季博士后研究人員招收公告
中國融通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融通科研院)是中國融通集團單獨出資和直接管理的從事科學研究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專業(yè)子集團和總體研究機構,是科技領域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實踐主體和集團科技智能體系基礎支撐主體,是一家同時獲得軟件企業(yè)、軟件產品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yè)認證的高科技公司。2023年5月被納入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yè)”名單,目前形成涵蓋科技服務事業(yè)部、中國融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中國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新時代認證中心、第六十研究所、融通航空發(fā)動機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業(yè)務布局。
融通科研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23年4月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融通科研院秉承“五湖四海任人唯賢,走人才強企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理念,致力于持續(xù)吸引、培養(yǎng)和使用高層次創(chuàng)新型人才。融通科研院將在“十四五”規(guī)劃戰(zhàn)略引領下,牢牢把握科技強軍興軍職責,發(fā)揮科技平臺、科技獵頭、科技智庫作用,致力打造具有中國融通特色的新型科學研究院,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現啟動2024年度春季博士后研究人員招收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收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遵紀守法,無不良記錄,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
(二)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屬“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或因科研院重大科研任務特別需要的,年齡、獲得博士學位時間可適當放寬;
(三)在職人員不得兼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具備與招收方向相關的學術背景、知識結構、實踐經驗等專業(yè)條件。
二、招收方向及人數
(一)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領域,專業(yè)方向包括:計算機、信息、通信、電子、自動化、軟件、大數據、數學等相關專業(yè);
(二)無人機領域,專業(yè)方向包括:控制、計算機、通信、信息、電子、軟件、網絡等相關專業(yè);
(三)航空發(fā)動機領域,專業(yè)方向包括:航空宇航推進、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內燃機等相關專業(yè)。
招收人數:4-6人
三、福利待遇
(一)博士后研究人員享受科研院正式員工待遇,并按照國家規(guī)定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根據個人需求可提供一定的住房支持;
(二)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
(三)協(xié)助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級、省部級等博士后科研基金;
(四)對于在站期間業(yè)績貢獻突出,符合融通科研院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且愿意留下工作的優(yōu)先錄用,具體流程參照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四、申請要求
申請人請通過電子郵件提交下列申請材料(不得包含涉密材料),郵件標題設置為:博士后申請+姓名+專業(yè)方向+博士畢業(yè)院校
(一)個人簡歷、《博士后進站申請表》(見附件);
(二)身份及學歷學位證明。身份證掃描件(正反面);本科至博士研究生階段學歷學位證書掃描件(留學人員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尚未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應屆博士畢業(yè)生可先提供學校出具的成績單、在校證明、《同意授予博士學位證明》或《答辯決議書》等證明材料。
五、申請流程
請于2024年6月10日前將申請材料打包發(fā)送至rtkyybsh@163.com,我單位將根據報名情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面試考察等環(huán)節(jié),擇優(yōu)錄用。通過簡歷篩選的申請人,我們將以短信或郵件形式告知面試相關事項,請保持手機和電子郵箱暢通,未通過簡歷篩選或過程中未入圍的申請人,不再另行通知。
六、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黃木廠路1號院6號樓融通科技大廈 融通科研院
聯系人:陳老師18911278169 田老師13601400998
電子郵件:rtkyybsh@163.com
附件:《博士后進站申請表》
來源: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25/n2588350/c30562883/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