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最近,北京市在摸底全市基層證明的基礎上,撤銷了74項“奇葩證明”。昨天,市編辦主任劉云廣表示,為固化清理奇葩證明的成果,本市將推出保留的基層開證明清單,防止奇葩證明“反彈”。
【解讀】
“奇葩證明”輩出,究其根源還在于一些地方不少機構對證明材料的需求并未減少,而民政、公安等卻不再開具此類證明,讓群眾更是陷入無可適從,左右為難的境地。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我們要真正落實簡政放權,只有從源頭上依法糾正不作為、亂作為、懶政、怠政的做法,真正做到各部門統(tǒng)一口徑,“步調(diào)一致”,才能切實方便群眾辦事。
【題目預測】
最近,北京市為固化清理奇葩證明的成果,將推出保留的基層開證明清單,防止奇葩證明“反彈”。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以清單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不再開具的證明有助于鞏固解決“奇葩證明”的成果,是維護群眾權益的好舉措。
“奇葩證明”輩出,一直被人們廣為詬病。面對這些“奇葩證明”的存在,老百姓叫苦不迭,就連李克強總理都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都痛斥某些政府機構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稱“證明‘你媽是你媽’是天大的笑話!”要真正落實簡政放權,只有從源頭上依法糾正不作為、亂作為、懶政、怠政的做法,真正做到各部門統(tǒng)一口徑,“步調(diào)一致”,才能切實方便群眾辦事。而為防止奇葩證明反彈開出的“清單”并明確提出政府部門“不準要”相關證明,正是把清理證明的成果固化,約束相關部門,防止奇葩證明反彈,真正的讓百姓享受到簡政放權的改革成果實際舉措。
要徹底解決濫開證明問題,不僅要落實“新規(guī)”,更要疏導好要證明的需求,因此,一方面各部門應統(tǒng)一清單,明確辦什么事需要哪些證明,不需要哪些證明,避免各說各話,各自為政。另一方面,各部門之間還應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打破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建設切實可行的信息共享平臺,努力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減少開具證明的種類和環(huán)節(jié)。真正的實現(xiàn)“讓信息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的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