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攜謝山人至愚池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新沐換輕幘,曉池風露清。
自諧塵外意,況與幽人行。
霞散眾山迥,天高數(shù)雁鳴。
機心付當路,聊適羲皇情。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洗過頭換上輕薄的頭巾,早晨的愚池露白風清。
這景致最合我脫俗心意,何況與隱士攜手同行?
朝霞散去眾山顯得更遠,高闊的天空大雁長鳴。
把機變詭詐交給當權者,我暫且去體驗伏羲時的民情。
注釋
⑴謝山人:一位姓謝的隱士,名字生平均不詳。愚池:“八愚”勝景之一,始見柳宗元《愚溪詩序》。愚溪之上有丘,丘東北有愚泉,泉屈曲而南為愚溝,“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可見愚池是一個堵塞愚溝而成的人工池。
⑵新沐:剛洗過頭發(fā)。幘(zé):古代的一種頭巾。輕幘:一作“巾幘"。
⑶風露:一作”風霧“。
⑷諧:和諧。塵外:超出塵俗、塵世之外。
⑸幽人:隱士,指謝山人。
⑹迥:遠。
⑺機心:機變詭詐之心。付:付予,交付。當路:擔任重要官職,掌握政權。此處指當權的人。
⑻聊:姑且。適:往、去、到。羲皇情:伏羲時代的民情。羲皇即為傳說中的古帝伏羲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