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入學復試大綱
《建筑設計原理》
一、測試形式
考試形式:筆試(閉卷、含小作圖設計)
考試時間:3小時
總 成 績:滿分100分
內容構成:客觀原理30%~40%,主觀論述與設計60%~70%。
工具(自備):設計制圖用相關三角板、比例尺、制圖筆等。
二、試題類型
(1).名詞解釋,每題2~4分,累計10~20分
(2).簡答,每題3~5分,累計10~20分
(3).論述,每題10~15分,累計20~30分
(4).設計作圖,每題15-25分,累計30~50分
三、考試內容
3.1.1 緒 論
了解建筑基本概念、建筑設計的特征、建筑師及建筑設計的相關理論、建筑設計要素等
3.1.2 建筑設計需考慮的主要影響因素
熟悉建筑設計與環(huán)境的關系、建筑設計與人的關系、建筑設計與文化的關系
3.1.3場地與外部環(huán)境設計
1. 了解總體環(huán)境設計的要素
2. 掌握建筑外部環(huán)境與場地設計的相關概念和設計要點,包括場地設計的相關條件、外部環(huán)境設計的空間功能和流線組織、道路和停車場設計、總體環(huán)境設計的技術要求(安全要求和衛(wèi)生要求)等
3. 建筑形體與外觀設計
掌握建筑形體和外觀設計的美學原則,以及外觀設計與建筑功能、城市環(huán)境的關系等;掌握建筑基地和建筑總平面設計的相關通則和方法;
3.1.4建筑單體設計要素
1. 功能與空間:
(1)掌握房間設計應考慮的因素及房間設計的基本要求,包括功能要求、空間布局、防火疏散、無障礙設計等;
(2)掌握不同類型房間設計的要點、相關概念及設計運用,包括; 居住用房、托幼用房、工作學習用房、醫(yī)療用房、商業(yè)用房、博覽用房、觀演用房、衛(wèi)生間和廚房等輔助用房;
(3)掌握空間與功能的關系、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與形式、建筑空間組合的基本方法;
2. 交通與疏散
掌握交通聯(lián)系空間的設計要點和設計要求(包括水平交通空間和垂直交通空間)、交通聯(lián)系空間的布局特點,掌握教材和《通則》中的術語定義、以及需掌握的相關設計通則、數(shù)據(jù)和規(guī)范等;
3. 技術與經濟
掌握建筑的基本結構類型及結構與空間的關系、建筑設備與建筑空間的關系,建筑節(jié)能與建筑設計的關系等,掌握主要建筑經濟技術指標定義及計算;
3.1.5建筑設計方法與表達
掌握建筑設計構思方法、了解建筑設計過程、掌握建筑制圖規(guī)范和制圖方法、掌握快速表達技巧
3.1.6 作圖設計
1.作圖設計的內容包括外部空間環(huán)境設計和建筑單體空間設計的內容,以考核對基本設計原理知識點的透徹掌握和設計應用,以及運用建筑設計原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設計能力。重點在對建筑及其環(huán)境的基本設計方法、建筑的功能、設計規(guī)范和設計通則中重點的掌握,對建筑制圖的規(guī)范表達等,對方案的設計理念不作重點要求。
2. 題目以不同類型的房間、中小型民用建筑及外空間環(huán)境設計為主,注意考核要求和考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