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的契合;這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2014年10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檢查啟動,三年一度的城市“大考”拉開序幕。和以往不同的是,中央文明辦頒發(fā)的新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強調(diào)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把這項根本任務細化為80余個測評指標。
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舉行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重點強調(diào),“我們必須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設、意識形態(tài)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P>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習近平
[內(nèi)涵闡釋]
第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坐標。
國家?guī)ьI人民走向富強,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從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tài)文明方面入手走向全面文明,同時,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五十六個民族都應當是和諧的整體,這是國家層面。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坐標。
自由既是個人對自覺、自愿、自主的意志與行為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整個社會的崇高理想和終極目標,要尊重自由、追求自由、保護自由,讓個人實現(xiàn)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平等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平等,也包括在物質利益的分配上也要追求平等,比如統(tǒng)一的分配尺度,受教育的機會、接受社會必要援助的權利等等。醫(yī)療、衛(wèi)生、公共文化、社會保障、就業(yè)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也體現(xiàn)了平等。
公正包括四大公正保障體系:一是行政公正,主體為政府機關和一切具備承擔行政職能的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二是輿論公正,報紙、電視、廣播及新興傳媒,都應當提供公正的報道和評價。三是仲裁公正,專門由仲裁機構來提供。四是司法公正,這是最后和最高的公正,是糾正一切不公正行為的最高裁判。
法治,就是依靠法律治理國家。首先是對權力的規(guī)范和約束,一切權力都應該在法律規(guī)范的框架下運行。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施法,公民要知法守法。
第三,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價值坐標。
這四個方面提煉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對國家、對職業(yè)、對事情、對他人的基本立場和態(tài)度。這四個方面的實現(xiàn),是國家和社會兩個層面的價值導向得以實現(xiàn)的基礎,也是作為公民應該踐行的道德規(guī)范。
總體來說,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每一個方面對國家、對社會、對個人都具有規(guī)定性、規(guī)范性和導向性。
[必要性分析]
首先,把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目標引領社會風尚是現(xiàn)實社會的呼喚。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發(fā)展成就,讓所有中華兒女引以為驕傲,亦讓世界矚目。與此同時,我們在享有更為豐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出現(xiàn)了一些焦慮和浮躁,社會上也存在價值虛無現(xiàn)象。這自然有“成長中的煩惱”,但不可否認的是精神大廈存在缺失,部分人失去方向感,找不到價值實現(xiàn)的途徑與精神的歸宿。所以,黨和政府不僅承擔著帶領人民發(fā)展經(jīng)濟的任務,同時,越來越突出地面臨著精神和道德建設任務。在經(jīng)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僅盯著物質需求是不夠的,幫助社會大眾找到精神和物質需要的平衡點,更為關鍵和有效。這顯然離不開核心價值觀的確立。
其次,把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目標引領社會風尚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要求。
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人的夢想,實現(xiàn)這一夢想需要物質力量,更需要精神力量,需要清晰的價值坐標的支持,特別是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人類文明發(fā)展至今天,大國崛起的標志與價值目標較以前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定意義上,不能出口文化和價值觀的國家不叫大國。這就帶來兩大問題:一個是能不能創(chuàng)造先進的文化決定著中國能否圓夢,因為先進文化支撐下的民族才擁有引領世界發(fā)展方向的能力;深入下來則是另一個問題,即沒有立身于人類文明制高點的核心價值觀,就無法創(chuàng)造先進文化。文化的內(nèi)核或支撐是核心價值觀,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文化。我們必須以自己在先進文化上的更多創(chuàng)造和擔當贏得世界的尊重。到這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為凸顯。
再次,把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目標引領社會風尚是黨中央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以來,在治國理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讓人民群眾耳目一新的舉措,其中包括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習近平同志曾多次突出強調(diào)共產(chǎn)主義信仰與社會主義信念的問題,這些顯然不僅僅是道德倡導,而是引導人們深入思考:人為什么活著和怎樣活著,什么是價值和如何實現(xiàn)人生價值,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贏得幸福等根本命題。
[建議措施]
一是要注意把核心價值觀與人們?nèi)粘I罹o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業(yè)規(guī)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鄉(xiāng)規(guī)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nèi)粘9ぷ魃畹幕咀裱?。要建立和?guī)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是要發(fā)揮政策導向作用,使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要用法律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各種社會管理要承擔起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xiàn)價值導向,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1.培育昂揚向上的公民品格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
2.以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新風尚
3.弘揚核心價值觀 為全社會提供醒目的價值坐標
[開頭示例]
在當今社會轉型期,文化多樣、利益多元、思想多變給不少人形成強烈沖擊。有人心理失衡,有人面對老人倒地該不該扶心生疑慮……如此種種,無不提醒我們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核心價值觀為坐標引領社會風尚是多么迫切。
[分析示例]
價值認知,即指通過“認知的方法獲得價值認識的過程”。民眾在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前,對其進行價值認知是必要的。價值認知是價值認同得以實現(xiàn)的前提與基礎,相對于價值認同來說,它處于感性認知的低級階段。只有在感性認知的基本前提下,通過思維活動對其進行初步了解和把握,并在推理、判斷基礎上進行價值評價、價值選擇,完成已有個人價值觀對其的過濾、改造,才能達到由知其然的感性認同到知其所以然的價值認同的階段。
[結尾示例]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闊天地在基層,生動實踐在社會,豐富經(jīng)驗在群眾。每個人既是接受者也是實踐者,既是傳承者也是弘揚者。要堅持聯(lián)系實際,堅持改進創(chuàng)新,讓廣大群眾充分參與進來。當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不同群體的人民懷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匯聚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旗幟下,這樣的生動景象、豪邁氣魄、恢弘力量,必將創(chuàng)造人民的幸福生活,成就民族的偉大夢想。